连日来,天气严寒,然而在川金象年产30万吨氰胺项目二期的各个生产工序现场,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作为四川省重点工业项目,项目二期自今年国庆期间实现全流程贯通以来,已顺利试生产约两个月,预计于2025年3月正式投产。
近日,记者走进项目二期崭新的尿素生产车间,看到现场各装置正高速运转。另一边,项目总控制室内,大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整个项目各阶段的详情信息,各种数据和图表实时更新,如同整个项目的“大脑中枢”。操作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,依据试生产流程精准地发出各项指令,确保整个生产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。
“目前正在试生产过程中,整个项目生产一线余名工人。”企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,项目二期主体工程于今年6月底竣工,9月完成化工单体、联动试车后,10月初进入试生产期。在试生产期间,企业严格把控质量和安全关,一直在优化生产流程,积累宝贵经验,为正式投产奠定坚实基础。
据悉,川金象年产30万吨氰胺及碳氮新材料一体化项目,以天然气为原料,按一体化产业链总体设计,分三期完成建设,将打造世界首个以三聚氰胺、双氰胺、单氰胺为合成单体的“氰胺全家福碳氮新材料”绿色化工产业基地。项目全部投产后,将让四川成为继三聚氰胺之后全世界最大的双氰胺生产基地,成为双氰胺下游应用产业的集聚地。
项目一期已于去年10月投产。项目二期作为2024年省重点项目,于去年8月14日开工,现建设有年产20万吨合成氨装置1套、年产50万吨尿素装置1套、年产9万吨三聚氰胺和1万吨双氰胺装置(含尾气分离)1套、以及配套公辅设施。
“项目科技含量高,市场竞争力强,投资强度大,产出贡献高。”上述负责这个的人说,项目坚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运用国产化设备和控制技术,采用川金象自主研发、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唯一第五代气相淬冷技术和全球首套10万吨级绿色氨碳分离技术。
“这些技术是我们企业多年努力研发的成果,不仅让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头羊,更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能耗,还将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,实现绿色化工的发展理念。”该负责人说,项目投资强度平均600万元/亩以上,达产后预计总产值可达110亿元,利税15亿元。
“项目紧扣眉山‘1+3’产业赛道,延链补链壮链,高度契合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。”该负责这个的人说,项目投用后,将立足眉山,为磷酸铁锂等产业提供电子级双氧水、绿氨等湿电子化学品,为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蓄力积势,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创新与升级发展。